中国微企网
开年14家企业IPO撤单 增近4倍
发布日期: 2021-01-28 09:52:03 来源: 北京商报

在监管层“严把IPO入口关”之下,越来越多奔赴上市的企业打起了“退堂鼓”。上交所官网显示,锐芯微、光华科技、丹娜生物3家公司科创板IPO集体在1月25日按下了“终止键”。经Wind统计,截至1月25日,年内已有14家企业IPO先后终止,而在去年同期仅3家公司IPO撤单,经计算,年内IPO撤单企业数量已较去年同期增近4倍。值得一提的是,年内IPO撤单企业中,上海拓璞、中超股份较为特殊,两家公司之前就有过一次撤单经历。

同日3家企业终止审查

又有3家企业倒在了IPO途中,上市“梦碎”。

1月25日,上交所官网显示,由于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决定终止锐芯微、光华科技、丹娜生物3家公司的发行上市审核,这意味着上述公司IPO告一段落。

在3家撤单企业中,光华科技IPO受理时间最早,公司招股书在2020年5月26日获得受理,之后在当年6月22日进入已问询状态,在撤单之前,公司已披露了三轮问询函回复。

招股书显示,光华科技主营业务为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直接客户主要为粉末涂料厂商,公司产品最终应用在建材、汽车和家电等领域。在此次IPO进程中,光华科技研发投料未有相关单据的情况遭到了监管层的重点追问。

据了解,2017-2019年光华科技研发领用的主要材料合计6619.19吨,合计金额为4827.47万元;研发费用分别为2091.77万元、2345.57万元和2639.83万元,合计金额为7077.1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7%、3.43%和3.58%。但在研发领料及研发过程中光华科技研发领料单为经审核的电子领料单,无纸质单据。上交所曾要求光华科技说明未有相关单据的商业合理性等问题。

锐芯微招股书则在2020年6月29日获得受理,在当年7月27日进入已问询状态,截至终止审查,公司共披露了一轮问询回复。相比之下,丹娜生物IPO最“短命”,公司招股书在2020年11月20日才获得受理,尚未披露问询回复函件,公司IPO就宣告终止,仅历时逾两个月。

针对公司IPO撤单的具体原因,丹娜生物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认为目前估值水平不能体现公司价值,决定终止IPO,根据未来市场情况,不排除未来会重启IPO”。锐芯微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由于回复二轮问询函的时间不充足,公司方面决定终止IPO”。

年内撤单企业已达14家

经Wind统计,年内(截至1月25日)已有14家IPO企业主动撤单,较去年同期的3家大增近4倍。

整体来看,今年1月1日-25日共有14家企业IPO终止,其中科创板IPO撤单数量最多,有9家;其次创业板有3家;主板、中小板各1家。

除了上述提及的3家科创板撤单企业之外,中超股份、中科晶上、鸿铭智能、天和磁材、上海拓璞、天士力6家企业的科创板IPO也在今年1月终止。另外,3家创业板IPO撤单企业则分别是大汉科技、中瑞电子、仙迪股份,其中仙迪股份是2021年首家IPO撤单的企业,公司IPO在1月5日宣告终止。

通过梳理上述撤单企业的IPO历程,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木业股份招股书在2020年12月7日才获得受理,欲登陆上交所主板,但在今年1月20日公司IPO终止审查,仅历时逾一个月。针对相关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木业股份方面进行采访,对方工作人员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访,以公司公告为准”。

据了解,木业股份2016年7月在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木材加工产业综合配套服务以及非木材物流服务两个板块。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木业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52亿元、3.94亿元、3.66亿元、1.66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6915.54万元、1.11亿元、1.06亿元、3624.01万元。

港创建材则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公司招股书在2020年6月获得受理,今年1月20日终止审查。

需要指出的是,在去年同期,即2020年1月1日-25日,市场上仅有开元物业、宏晟光电、禾信仪器3家企业IPO撤单。对于撤单企业大幅增多的原因,牛牛金融研究总监刘迪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监管层多次强调“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严把IPO入口关”的相关精神有关。

两公司系二度撤单

在14家撤单企业中,上海拓璞、中超股份已是二度撤单。

上交所官网显示,上海拓璞科创板IPO在今年1月13日终止。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已并非上海拓璞首次冲击科创板,早在2019年6月公司就曾有过科创板IPO的经历,但最终在当年12月折戟。

据了解,上海拓璞主要面向航空航天领域提供智能制造装备和工艺解决方案,产品主要运用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生产领域。此番二度冲击科创板,上海拓璞原拟募资5.04亿元,分别投向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智能装备制造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不过,伴随着公司IPO的终止,上海拓璞的上述投资计划也化为了泡影。

2017-2019年,上海拓璞实现净利润均为亏损状态,分别约为-4239.42万元、-1358.79万元、-1281.39万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9749.6万元。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般而言,如果企业超时未回复交易所问询或者修改上市申请文件而导致IPO终止,这种情况下,企业重启IPO的概率较大。

除了上海拓璞之外,中超股份也是二度撤单企业。资料显示,中超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超细氢氧化铝阻燃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科创板IPO在2020年10月15日获得受理,期间披露了一轮问询函回复后,公司IPO在今年1月21日终止审查。

在此次冲击科创板之前,中超股份曾在2019年有过一段创业板撤单的经历。Wind数据显示,中超股份创业板IPO在2019年6月获得受理,但在当年8月便终止审查。对于公司创业板IPO的撤单情况,上交所也曾在问询函中进行过重点追问。

标签: IPO撤单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